- · 理论研究版面费是多少[10/07]
- · 《理论研究》投稿方式[10/07]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启动:10年100亿,让有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对此,新基石做了改变,在选拔模式上是先找到有胆有识的科学家,给他们一笔充足的资金,让他们去自由探索。 因此,科学研究的目标往往有两个:一,在同一座地基上钻研理论与应
对此,新基石做了改变,在选拔模式上是先找到有胆有识的科学家,给他们一笔充足的资金,让他们去自由探索。
因此,科学研究的目标往往有两个:一,在同一座地基上钻研理论与应用,使地基「巩固」;二,则是前往“无人区”探索,「开拓」新的地基。后者,也就是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科学研究」。
与之对应的是,不久前,腾讯又宣布了一个支持基础科学的重磅项目——「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以下简称「新基石」),在10年内投入100亿元,支持在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个领域的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工作,获选者每人每年可以获得300到500万元,连续资助5年。
如此大的资助数目,使「新基石」成为中国民间资助基础科研工作金额最大的科研资助项目之一。
什么是冒险的科研?雷峰网
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笔科研经费,新基石在选拔过程中,注重「选人」而不是「选项目」。
新基石的科学委员会由多名资深科学家组成,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数理科学领域)、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谢晓亮(生命科学领域)与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数理科学领域)等人。
据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秘书长王妩蓉介绍,资助的金额是腾讯经过与众多科学家交流、调研而最终得出来的一个合适的数字。有了这笔资助,从事基础科研的科学家足以组建团队、购买材料来开展研究,无需再为「找钱」做与科研无关的琐事。
1、寻找「探险家」
相比科学探索奖,新基石的目标领域更聚焦。
自贝尔实验室的诞生以来,企业自建实验室,大多被解读为先有科学研究支撑技术创新、而后有技术赋能产品与业务发展。
然而,人们又深知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我特别想看一看,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中青年科学家,究竟胆有多大。」
要改变这一现象,鼓励更多的科学家敢于冒险,必须要在外部环境上寻求创新。因此,对这类甘愿做冷板凳、有潜力创造一番成就的科学家给予新的资助,大有必要。
谢晓亮也同样表示:「希望选出来的‘新基石研究员'是一个领域最具原创性的科学家。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可以想到他在这个领域做出的开创性工作。」
在一个问题与方向已十分明确、前人成果已十分丰富的热门领域去做研究,基于已有的地基去添砖加瓦、建筑上层应用,是相对安全、较为保险的科研路径。这种科研路径同样可以出成果,这样的科学家也是值得尊敬的科学家。
「基础科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当一个人选择探索无人区,其风险往往是巨大的。
如果说技术应用是造房子,那么首要工作就是打地基。地基不稳,房子不能牢固。此外,地基有多少座,房子就有多少座。
什么是科学家的冒险精神?雷峰网
在谈到理想遴选人选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这样说道。
第一个目标不难理解,方向相对清晰、风险相对低弱,资助与回报也相对较高;但第二个目标,强调从无到有,从0到1,就相对成为一个少人问津、难以坚持的选择——由于方向不明朗、结果不确定,甚至连一个潜在的应用场景都没有,选择该目标的科学家往往要坐十年冷板凳,面临资金不足、招不到学生、养不活团队的现实挑战。
目前,「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已开放申报,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合适的科学家不要错过!
2022年的新基石项目计划资助60人,这也对当选科学家的遴选过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018年10月,马化腾就在知乎上提问:「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
从华为效仿贝尔实验室研发、建立2012实验室后,国内互联网大厂也相继成立自己的研究院。
2、选人不选项目
2021年4月,马化腾及腾讯高管在致内部员工的信中提出新一次的战略升级,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纳入公司核心战略。同时宣布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新的事业部将成为全公司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核心发动机,并在首期投入500亿元,在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FEW(食物、能源与水)、公众应急、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方面推动社会价值创新。
文章来源:《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lilunyanjiu.cn/zonghexinwen/2022/072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