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理论研究版面费是多少[10/07]
- · 《理论研究》投稿方式[10/07]
围绕刑事合规理论热点,以刑事合规基础理论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应该说,刑事合规虽然源于西方,但刑事合规的本土建构,离不开中国刑法单位犯罪制度的特殊性和中国的企业制度,刑事合规只有建构在中国单位犯罪的制度中才具有生命力。作为中

应该说,刑事合规虽然源于西方,但刑事合规的本土建构,离不开中国刑法单位犯罪制度的特殊性和中国的企业制度,刑事合规只有建构在中国单位犯罪的制度中才具有生命力。作为中国学者,一方面,需要有全球视野,关注刑事合规最新实践和发展;另一方面,更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合规之路,为全球的刑事合规研究贡献中国的模式和路径,我们需要也应该有这样的自觉、自主和自信。本书理论联系实践,在全球视野下紧紧围绕着中国的问题展开,体现出的学术自主性值得肯定。
本书以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为题进行原理性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印象尤其深刻。
理性的刑事政策目标,既不能一味从宽,对单位犯罪作无原则、无章法退让,乃至虚置立法;也不能一味从严,不能一棍子打死,应该给涉罪的单位留有生的机会。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既能体现立法对单位犯罪严格规制的精神,又在一定程度上给涉罪企业生存的机会,就成为新时期单位犯罪刑事政策的重点。正是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刑事合规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刑事合规的路径契合了这一政策导向。企业合规改革并非对单位犯罪单向度的从宽,同样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本书提出,合规计划的真正推行以严格的犯罪处遇政策为基础,处罚越严厉,越可能促进企业合作。认为严厉刑罚并非目的,而是在于通过外部压力促进企业进行自我管理。所以,刑事合规并非放纵单位犯罪。这些灼见,对于刑事合规制度的推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本书的比较研究扎实。任何研究的起点都离不开对既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回溯性梳理和思考。本书从刑事合规起源着手,介绍了域外刑事合规的实践。对美、英、意、德、日、法等国的刑事合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美国刑事合规的形成和模式。回溯当然不是琐碎的罗列,其要义在于通过比较,发现研究的范式和问题。本书归纳了不同的刑事合规类型,认为刑事合规可以分为:作为违法/责任阻却事由、量刑激励方式、起诉激励方式以及以合规为个人责任联结点的刑事合规。结合我国刑法和司法实践,认为这四种类型在我国司法实务中已经有一定的实践。这一分类,可谓清晰精当。通过比较,本书对合规计划有效性的标准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各国关于合规计划有效性的标准并不统一,但合规计划必须充分地显示企业尽职预防和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这主要通过合规计划的合理设计、充分实施和执行得以体现,同时,企业的规模、企业的性质以及违法犯罪历史等也是合规计划设计中重要的参考因素,合规计划需要有的放矢。正是扎实的比较,为其后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基础。
□从刑罚适用的角度分析,无论是事前类型的合规管理还是事后类型的合规管理制度,都是影响预防刑的情节,由此可以引导出责任减轻类型的刑事合规制度。通过各种观点的比较与反思,基本回应了刑事合规的正当性基础。
原标题:围绕刑事合规理论热点,以刑事合规基础理论为视角进行原理性研究,填补国内刑事合规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以单位犯罪理论为基础建构刑事合规制度
刑事合规介绍到国内虽然时间不长,但很快成为法学界的一个理论热点。梳理大多数成果发现,这些成果多数聚焦在概念的讨论和如何建构等操作细则上,真正进行刑事合规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以至于刑事合规到底是什么,刑事合规仅仅是一项刑事政策还是属于刑法制度,刑事合规是否应该融入刑法教义中等,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惑一直未找到清晰的答案。不少学者认识到,刑事合规的发展,亟须对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亟须建构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李本灿教授《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刑事合规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可以说有开创之功。
□本书提出,合规计划的真正推行以严格的犯罪处遇政策为基础,处罚越严厉,越可能促进企业合作。认为严厉刑罚并非目的,而是在于通过外部压力促进企业进行自我管理。所以,刑事合规并非放纵单位犯罪。这些灼见,对于刑事合规制度的推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单位犯罪的刑事政策选择有清晰的主张。单位犯罪的刑事政策是刑事合规的基础之一。对单位犯罪究竟应采取何种刑事政策,这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在立法上,对单位犯罪总体上采取的是严格主义立场,单位犯罪的法网越织越密,涉罪的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也有提升。但在司法中,对单位犯罪基本上采取的是宽缓主义政策。单位犯罪的立法和司法脱节,这也是影响刑事合规建构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lilunyanjiu.cn/zonghexinwen/2022/0803/752.html